欢迎访问 文化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法治 > 正文

以校园法治文化引领校园法治教育

时间:2020-06-03 作者: 来源:

TIM截图20200603112745

  校园是青少年学生所处时间较长的成长环境,校园文化影响着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年龄、身心法治特点,注重“有保障、有规模、有影响、有成效、有延伸”,走出一条以校园法治文化为载体开展校园法治教育的路子,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法治文化品牌,以深厚的校园法治文化引领学校法治教育。

  组织领导保障式。成立由学校领导或法治副校长、法治教师普法员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制定校园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全校整体教学和人才培养规划之中,明确各年级各班组每学期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的目标任务,在教师教育成果评价、学生德育考核中法治文化活动开展及法治教育成效情况是其中重要内容。

  法治阵地规模化。利用校园内外的墙壁、橱窗、走廊建设法治文化长廊,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设置法治图书角,教室的外墙面可以装饰成法治文化书画栏和手抄报张贴栏,固定的法治宣传展板、校园广播、书法教室等都成为校园法治文化活动阵地,全校师生在阵地上常年举行法治文化活动,使师生在法治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和提升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法治作品创意新。以在校学生为主,在老师、家长的引导支持下,自创法治作品,如谱写法治诗歌,编演的法治情景剧、话剧、小品,举办法律知识点辩论等,结合实际、深入接地气,创作一批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法治作品,将法治教育融入原创过程,对全校师生产生持续的法治教育影响。

  法治活动成效足。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治知识竞赛、法治征文和法治手抄报、法治漫画创作等专题教育活动。结合书法教育,学校特别开展法治文化书法竞赛,教育学生规规矩矩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发挥书法教育育德、启智、修身、养性功能。除此之外,还要重视法治实践体验教育,组织学生外出旁听法院公开审理案件、参与社区文明劝导、体验警营生活。

  法治教育有延伸。延伸校园教育至家庭教育,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家长座谈会、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向家长传递法律知识;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小手牵大手”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环境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将法治文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区和村组。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