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智慧生活 > 正文

情暖中秋 桃李有言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度中秋佳节

时间:2024-09-25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年年中秋,岁岁月明。9月17日傍晚,安庆职业技术学院校园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项项既喜庆又节俭、既温馨又浪漫的中秋活动精彩上演,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学院党委书记童宏葵与留校同学共话中秋,共度佳节。学院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李五一,该院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后勤保障处和6个二级学院主要负责同志一同参加。

  

  当天下午5点左右,在学院餐饮中心,同学们正在兴致勃勃地开展抽奖和投壶游戏,2024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李亮同学兴奋地说,他不仅吃到了可口的月饼,还幸运地抽中了二等奖,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过中秋,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童宏葵仔细查看了食堂各窗口饭菜的品种和价格,叮嘱食堂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节日餐饮供应,让同学们吃得饱、吃得好、不想家。并与正在就餐的4位男同学围坐交流,询问起入学以来的感受,来自省内阜阳、舒城的章文凯、程丙伟等同学激动地说:“我们在填报志愿前,就已经详细了解到学院校园环境美、学习氛围好、师生亲情浓,在学院生活了这段时间,印证了当初的感觉,庆幸当初的选择!”

  

  

  今年中秋,正值新生军训,4900余名新同学留在学校,没有回家过节,各二级学院、各班级都在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联欢活动。在该院全国样板党支部建设成果展示基地——“信园”文化园内,农林与服装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正在这里共同举办露天中秋晚会,教学楼各楼层走廊里挤满了观赏节目的同学。刘一璇、吉庆友同学带来的歌曲《明月几时有》和朱文丹同学表演的舞蹈《烟雨行舟》,宛若穿越千年,感受了唐风宋韵,赢得同学们阵阵喝彩。童宏葵和现场同学们聊起了中秋传统文化,他说中秋以月圆喻人之团圆,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之情,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管理服务学院赵云瑞同学,正在茶艺实训室里进行着茶艺表演。那轻柔优美的音乐、熟练流畅的技艺、沁人心脾的茶香让同学们兴趣满满。师生们正在开展“茶话会”。大家交流了茶的种类、功效、产地分布;说起安庆山清水秀,盛产绿茶。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养成多喝茶这样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现代商务学院多媒体教室里,姚咏老师和新生姚日诚同学共同演唱的优美旋律,吸引了童宏葵的注意,他信步来到师生中间,向大家介绍姚咏副教授和姚日诚同学是一对母子,近年来,学院不断有教授们将自己的孩子留在本校读书,不仅体现了他们对学校的信任,也彰显了学校教育教学品质的提升。在师生们的热情邀请下,童宏葵登台与陈佳敏同学合唱了黄梅戏经典选段《海滩别》,赢得同学们阵阵喝彩。他随后介绍说,黄梅戏作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同学们在这里读大学,一定要学会唱黄梅戏,将来无论何时何地,都会成为你的一项能量加持。

  在机电工程学院召开的省外和少数民族学生代表中秋座谈会上,来自贵州剑河的杨琪琪同学说:“我到安庆上学,离开家乡1000多公里,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开学报到时,老师和学长学姐的热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大家一起过中秋,我一点也不想家了。”来自湖北恩施的龙晓东同学,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龙晓东同学是苗族人,他和来自回族的丁文晰同学,听说校党委书记要和同学们一同过中秋,特意送上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刺绣斜挎包和回族帽。童宏葵和同学们一起历数壮、回、满、苗、彝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和地域风情,他说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56个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今天是很多新生第一次离开家乡过节,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学院举办师生中秋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建筑工程学院中秋茶话会上,杨婷同学的父亲正在跟女儿手机视频连线,他对童宏葵说:“我家在贵州黔东南,离学校非常远,但学校氛围好,老师很负责,同学很友爱,家长很暖心!”童宏葵听了高兴地说:“请你放心,同学们会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关心,老师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孩子在学院会健康成长,学好专业知识。”随后,安庆本地的同学们自豪地向省外新同学介绍了安庆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陈独秀、邓稼先等革命先辈光辉事迹,薛家岗文化等悠久文化历史,方苞、姚鼐等桐城派文风,天柱山、花亭湖等秀丽自然风景。童宏葵听后嘱咐同学们要珍惜在校的美好时光。珍惜同学情,同学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大家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珍惜师生情,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着桃李;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我们;老师是春蚕,默默无闻,无私无畏;珍惜校园情,无论何时何地,母校永远是你们的港湾;今天你们以学院为荣,将来学院以你们为荣。

  月色渐浓,桃李情深。4000余名2024级新生与老师们共同度过了温暖、难忘的中秋佳节。

  

  近年来,该院主要领导在节假日与在校师生共度佳节的优良传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四心”深入联系学生实际,通过“五个围绕”构建全过程立体化的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面支撑和保障。(董方涛特约通讯员:翟程玲)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gdjy/4072154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