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智慧生活 > 正文

滁州学院学生连续11年暑期支教大别山

时间:2024-07-27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7月13日下午,刚开启暑期生活的滁州学院蒲公英支教团10名队员,冒雨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开展为期20天的暑期支教,这是蒲公英支教团在板舍村支教的第11个年头。

  1.jpg

  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在夜幕降临时分,支教团一行抵达板舍村。家长和孩子们早早在村口等候,支教队员一一和家长、孩子们见面,临时党支部召开了第一次会议,队员们随即入住大山深处的人家。

  2.jpg

  2013年,该校学生到板舍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后便扎根大别山的这个山窝窝。11年来,140余名大学生支教队员秉承“传递知识,点亮希望”的宗旨,深入大山深处家庭,帮助留守儿童辅导功课、拓展素质、放飞梦想,倾心浇灌这片红色沃土。

  今年支教的20天中,支教团不仅要教授孩子们文化知识,还将开展法治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普通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教育。同时,支教团还将加强自身建设,开展红色寻访党日活动,深入当地围绕经济社会文化开展社会调查等。

  3.png

  2023年,该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联合毛尖山乡党委在蒲公英支教团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强化支教过程的组织育人和实践育人。支教团撰写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活化路径研究——以岳西县桑皮纸为例》,获2023年“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安徽省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赛一等奖。

  今年的招募中,学生党员踊跃报名,10名队员中有4名中共党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高雨婷和教育科学学院的郭倩菁是去年参加支教的队员,回校后光荣入党,今年又报名参加支教团。她们说,去年支教中参观了王步文烈士故居,感悟了王步文和红色岳西的牺牲、奉献精神,心灵深受震撼和洗礼,更加懂得了肩负的责任,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帮助更多的老区孩子。

  4.jpg

  庄严肃穆的大别山烈士陵园,埋葬着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支教队员带领孩子在密密细雨中一起瞻仰,向王步文烈士墓敬献鲜花。支教团指导老师、临时党支部书记李姗姗带领学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在支教动员讲话中,她希望全体队员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像蒲公英一样撒满山野大地,用自己的力量把爱和希望播撒在老区。(金小敏 杨建民 特约通讯员:张晶晶)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gdjy/407136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