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丨省博物馆“彩陶文物我来讲 我是小小讲解员”研学实践教育案例获得全国首届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
时间:2024-06-16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
5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文物报社、河南省文物局、中华文明研学旅游联盟、中国文化遗产传播中心共同主办,郑州市文物局承办,郑州博物馆协办的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终评会在郑州召开。省博物馆申报的“彩陶文物我来讲 我是小小讲解员”研学实践教育案例荣获优秀案例。
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于2023年10月启动以来,来自博物馆纪念馆、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等的各级各类文博单位均开展了研学主题案例和研学主题线路推介。2024年3月,94个研学活动案例、31个研学线路经过初评后,产生了进入终评的40个研学活动案例和20个研学线路。在此次终评会上,经来自文物、博物馆、旅游、教育等领域的11位专家评议和实名投票,产生了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三十个优秀案例,十佳线路和十个优秀线路。“彩陶文物我来讲 我是小小讲解员”研学实践教育案例荣获优秀案例。
6000年前的仰韶人群徙居青海,让粟黍农业和彩陶文化进入青海河湟地区。5500年前,马家窑文化的兴起更是让河湟地区成为了我国原始彩陶文化的中心。著名作家张承志在他的成名作《北方的河》里写到湟水谷地时说“这里的彩陶流成了河”,青海是名副其实的“彩陶之乡”,有着“彩陶王国”的美誉。“彩陶文物我来讲 我是小小讲解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就以省博物馆馆藏彩陶文物为讲述对象进行设计,以“小小讲解员夏令营”的形式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在课程中加入互动体验、展厅试讲、实地研学等环节,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学习,在玩趣中收获,深入了解家乡丰富悠久的彩陶文化,是青海省博物馆独具特色青少年教育资源课程项目之一。截止2024年,省博物馆已举办“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活动7年,服务观众上千余人次,得到了参与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当前,文化遗产研学已经从“参观+手工”的1.0时代向智慧化创新、跨领域融合的3.0版迈进。文化遗产研学正在激活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走出一条让文物活起来的新发展之路。省博物馆将以此次推介活动为契机,与各文博单位、行业共同携手,积极开发开放、多元的文博研学合作新机制,共同书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新篇章。
原文链接:http://whlyt.qinghai.gov.cn/tsdt/217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06-16深度解码!《2025 出国...
- 2024-06-16以创新之姿 绘就绿色建筑新...
- 2024-06-16以AI音乐科技谱写未来新乐...
- 2024-06-16跨越时区鸿沟 搭建全球共赢...
- 2024-06-16全国公安刑侦部门深入推进“...
- 2024-06-16首航!三亚邮轮旅游迎来“开...
- 2024-06-16非遗保护工作“江西经验”在...
- 2024-06-16最高检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