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打造特色课程赋能老有所学
时间:2024-05-24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近年来,黄山市坚持需求导向,深耕地域文化,不断打造特色化、多元化教学课程,搭建“小而美”的终身学习平台,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截至目前,全市各级老年学校累计开发特色课程61门、受益学员7.9万人。
引育名师延展广度。深入挖掘各类教育人才资源,开展“能者为师”“寻找社区好教师”等专题活动,注重吸收“五老”“文化能人”等参与老有所学师资团队,招聘特岗人员服务老年教育,组建一支以兼职为主的高素质志愿师资队伍,并针对乡镇、村(社区)老年学校师资紧缺问题,选派老年大学和中小学专业教师开展送教助老情暖老年教育活动。
开发优课挖掘深度。全市共设老年学校818所,提供将近8万个老年学位。常态化开展“悦读黄山·书香徽州”读书活动,新增具有本地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课程29门。毛豆腐制作、菊花烘焙等成了校本教材,许村大刀舞、休宁得胜鼓等传统技艺手把手传承。通过“学习+”赋能模式助力银发一族追梦筑梦圆梦,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暖心服务彰显温度。完善“老年教育+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举办各类授课(活动)7554次,助力社会治理、乡村振兴。1146名老年学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87名老年学员参与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积极整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美丽乡村等各类场所,首批授牌认定老年学校校外实践基地20个,引导更多老年人开辟“第二课堂”。
结出硕果体现力度。全市获省“百姓学习之星”3名,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个,占全省比例12.5%,其中倪世治获评2024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成为安徽4名获此殊荣者之一。评选一星级“活力智叟”360名、二星级“活力智叟”139名、三星级“活力智叟”37名,获得市级以上荣誉40余次,以“老有所学”促“老有所为”。(胡文 潘南峰 特约通讯员:洪雅秋)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zyjy/407052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05-24赵乐际对瑞士进行正式友好访...
- 2024-05-24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
- 2024-05-24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
- 2024-05-24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2024-05-24声明!
- 2024-05-24中国法官协会、中国女法官协...
- 2024-05-24甘青大环线文旅市场联合执法...
- 2024-05-24警惕!秦皇岛南戴河梦之湾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