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滨河学校举行融合课程实践活动
时间:2024-05-15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不负春光不负农,春日备耕正当时。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构建“五育并举”综合育人体系,3月21日,成都高新滨河学校举行了“春分探春 乐劳善劳”融合课程实践活动暨校社共建劳动和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活动伊始,成都高新滨河学校党总支副书记蔡敏校长为活动致辞。他表示,滨河学校作为成都市劳动教育试点校,始终坚持“劳润心灵 动达成长”的劳动教育理念,开发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基地+实践”的润心劳动课程体系,助力学生人生出彩。校社共建劳动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体验劳动的快乐与意义。滨河学校校级领导与高新区西园街道办事处耕地保护示范点负责人共同为劳动实践基地揭牌,此举标志着学校又一重要教育阵地的正式启用,寓意着滨河学校的劳动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仪式结束后,滨河学校的师生立即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科融合课程。唱游春分,张竟枢老师带着全体师生唱起了二十四节气歌,让孩子们在节气中感受文字之美;画作春分,孩子们在薄薄的蒲扇上,画下春天油菜花的味道;放飞春分,春风是风筝的远方,孩子们奔跑着放风筝,感受着科技与劳动的魅力;动力春分,沐浴着春光,感受阳光与成长的故事;品味春分,师生在麦田中探索小麦的一生,沉浸式的劳动课堂让孩子收获满满。这样的“劳动+学科”融合课程,让同学们既体验到了户外课堂的乐趣,也体验到创造与实践的快乐!
近年来,滨河学校注重“以劳育人”,尝试把课堂“搬”出教室,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学校围绕“二十四节气”,以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挖掘传统农耕实践独具的劳动教育价值,以农耕为核心融合语文、美术、历史、科技、生物、地理等传统学科内容,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又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头脑,引导学生在各种知识的交叉点上发展出丰富的创造性思维,达成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协调发展,促成校内外劳动教育实施的协同一致。
原文链接:http://edu.sc.gov.cn/scedu/c100500/2024/3/22/7cf4319e27934df983e99fd71561051d.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05-15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部署...
- 2024-05-15赵乐际对瑞士进行正式友好访...
- 2024-05-15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25...
- 2024-05-15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
- 2024-05-15第六届黄河之滨文艺展演启幕
- 2024-05-15声明!
- 2024-05-15中国法官协会、中国女法官协...
- 2024-05-15甘青大环线文旅市场联合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