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社会资讯 > 正文

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10月15日开幕

时间:2021-10-16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金秋十月,村中有新喜。通过艺术的力量挖掘本地魅力,让艺术走进乡村,让乡村活力再现。10月15日,“希望花田”——中国酉阳第二届乡村艺术季开幕式将在风景如画的花田何家岩村千亩梯田里举行。梯田在经过丰收后,呈现出独特景观,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本次艺术季共历时2个多月,来自国内的顶尖艺术家及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的艺术家们与村民一起共创。与第一届艺术作品相比,本次艺术季作品有了实质的区别和变化,作品与当地村民生产生活的互动性和紧密性更高,类型多样化,涵盖光影装置、声音装置、木质雕塑、墙绘涂鸦等29件各具特色的艺术作品。

  艺术乡建不能只停留在美观层面,功能性尤为重要。朱小地工作室主持建筑师朱小地设计的作品《莹光》解决了何家岩村部分地方夜晚照明问题。该装置在夜晚润白如玉,点亮村庄,激活了乡村夜间生活,透过装置让人们重新发现乡村的美。

  乡村振兴在促进乡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善当地村民生活环境,还需通过艺术介入激发村民对自我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串联起邻里之间的情感。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设计的作品《传来的都是好消息》通过恢复村里的“大喇叭”装置,希望通过喇叭能够给村里带去好消息,田园将芜,耳朵还乡,世界一动不动地滚滚向前,而喇叭也成为村民们的情感链接。“一里十三桥”是何家岩村独有的一大特色,部分居民门前都会有一座小桥。四川美院艺术与社会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曾令香与四川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美术在读硕士王然一起创作了作品《考古“一里十三桥”》,作品画龙点睛地将其中一个拱桥加以复原,并制造一个“考古现场”,来凝聚与追溯村寨的价值认同和社群情感。

  何家岩村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当地村民以种水稻、饲养牲畜为生,村落里处处散落着具有当地农耕特色的建筑和农具。为更好地保留何家岩的历史人文风貌,西南民族大学雕塑系主任李想创作了作品《何家岩村图》,形象地以古画的形式对何家岩村原有重要点位及艺术季作品点位进行绘制,成为了村里的导览图,并结合铁画的形式悬置于墙面,在美化何家岩村环境的同时,也起到凝聚乡村文脉的作用。

  据悉,开幕式当天还将举办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论坛,围绕“乡村振兴,酉阳在行动”主题进行探讨,助力酉阳打造“文化艺术+乡村农业+品质旅游”三者融合的乡村振兴全国样板。

                                                      (主办方供图)


原文链接:http://whlyw.cq.gov.cn/zwxx_221/bmdt/xcyx/202110/t20211014_980475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