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耒阳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

时间:2021-03-18 作者:佚名 来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为迎接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6月6日上午,由耒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主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9耒阳市非遗保护成果展在发明家广场正式开启,接下来还将到蔡伦纪念园、神农广场、部分学校进行流动展出。

  

  

  

  

  本次非遗保护成果展以“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为主题,以图、文、影、音并茂的形式将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成果向市民进行集中展示,让广大市民进一步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自信,形成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良好氛围。

  

  耒阳是一座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辖区内多种自然景观、文化现象、民俗事象在这里交相辉映,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美术、传统体育及传统技艺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里世代传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耒阳市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工作方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抢救和挖掘,逐步建立完善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截止目前,全市共有46项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2项,衡阳市级非遗项目11项;有省级非遗项代表性传承人2人,衡阳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衡阳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学校)3个,耒阳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学校)8个。

  

  据了解,为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护理念,让非遗融入百姓现实生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传下去,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市非遗保护中心还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陆续推出网上非遗知识有奖答题、“非遗进校园——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公益课堂”等系列活动。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wlxx/whyc_1/201907/t20190704_5385874.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