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2019年度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通查工作启动

时间:2021-03-18 作者:佚名 来源: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7月2日上午,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2019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成果通查工作会议。会议组织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理工学院、省对外影视制作中心、省图书馆、省艺术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对记录成果进行了评审,省文旅厅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评审会议现场

  2019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筹部署,省文旅厅选定了土家族民歌传承人向汉光、张家界阳戏传承人朱丽珍、苗医药(钻节风疗法)传承人田兴秀、湘剧传承人左大玢、木偶戏(湖南杖头木偶戏)传承人谭齐书等5名记录对象,组织省非遗保护中心对传承人所掌握的项目内容、技能艺能、传承实践等情况进行了数字化记录,共形成口述文字稿69万字、图片13188张、成片102小时、视频素材413小时、音频素材249小时、各类文献资料2055份。

  

  与会专家审查苗医药(钻节风疗法)传承人田兴秀的综述片

  评审会上,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对评审工作提出了要求。她表示,评审专家要积极履行专家职责,对记录成果严格把关,确保记录内容全面、真实、准确,记录文献专业、规范、严谨,最终打磨出经得起历史检验、能得到人民认可的记录成果,更好发挥其在传播湖湘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省等方面的作用,为时代和后人贡献宝贵的精神财富。

  据悉,此次通查为期2天,评审专家将对所有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查。下一步,省文旅厅将根据专家评审情况,组织对记录成果提质修改。  

  拓展阅读: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是文化和旅游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保留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后人传承、研究、宣传、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截至2020年6月,我省已完成土家族摆手舞传承人田仁信等43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凤凰扎染技艺等26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数字化记录工作。


原文链接:http://whhlyt.hunan.gov.cn/whhlyt/wlxx/whyc_1/202007/t20200703_13053385.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