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文化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智慧生活 > 正文

阜阳师范大学绿色循环农业团队合作揭示了潜在有毒元素在双孢菇及其工厂化栽培体系中的累积特征及来源

时间:2024-11-09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

  近日,阜阳师范大学绿色循环农业团队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杂志(中科院1区,清洁生产、环境和可持续性研究与实践TOP期刊,影响因子9.7)在线发表了题为Tracing potentially toxic elements in button mushroom culti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Insights via stable lead (Pb) isotope analysis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阜阳师范大学,学校唐俊教授、武传胜副研究员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刘迅博士为本论文第一作者。

  

  该论文通过系统收集双孢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体系中的子实体、栽培基质(覆土、秸秆、鸡粪和添加剂)和菌渣样品,分析潜在有毒元素浓度水平和Pb稳定同位素组成,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评估各栽培基质对双孢菇子实体及菌渣中Pb负荷的相对贡献度。同时,借助Pb同位素指纹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了子实体与菌渣中潜在有毒元素的可能来源及其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小麦秸秆和添加剂是子实体中潜在有毒元素累积的主要贡献源。子实体、小麦秸秆和覆土共同贡献了菌渣中超过67%的Pb负荷。本研究增进了对双孢菇及其栽培环境中潜在有毒元素分布与积累模式的理解,为双孢菇清洁化生产提供了解决思路。(刘迅 特约通讯员:张书光)


原文链接:http://jyt.ah.gov.cn/xwzx/gdjy/407274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内参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